热门关键词:

压力容器的使用管理与定期检验探讨

  • 该文件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219.65KB
  • 浏览次数
  • 发布时间:2014-11-06
文件介绍:

本资料包含pdf文件1个,下载需要1积分

压力容器是内部或外部承受气体或液体压力,并对安全I生有较高要求的密封容器,是-种承压、有可能发生爆炸危险的特种设备,它具有与-般机械设备所不同的特点。我公司是-个极具高危性质的煤化工企业,生产、储存的多为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易腐蚀、有害有害介质,静设备中90%以上都是压力容器,如果设备尤其是各类压力容器管理不好,将发生人身伤害、人员中毒乃至火灾、爆炸事故,后果不堪设想。

目前我公司在用的纳入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进行安全监管范围的压力容器有 1500多台,分塔类、反应器类、储存类、换热类等,种类较多,管理难度较大,其中仅三类压力容器就有50多台,因此,做好压力容器的安全使用技术管理工作,是保证我公司安全稳定生产的首要任务。

1压力容器的使用管理1.1组织机构要做好压力容器的安全技术管理工作,首先要从组织上保证。这就要求要有号门的机构,并配备专业人员负责压力容器的技术管理及安全监察工作。

1.2技术档案压力容器的技术档案是我们正确使用容器的主要依据,它可以使我们全面掌握压力容器的情况,摸清压力容器的使用规律,防止发生事故。压力容器调入或调出时,其技术档案必须随同压力容器-起调入或调出。对技术资料不齐全的压力容器,应对其所缺项目进行补充。

压力容器的技术档案应包括压力容器的产品合格证、质量证明书、登记卡片、检查鉴定记录、验收单、检修记录、运行累计时间表、年运行记录、理化检验报告、竣工图以及中高压反应容器和储运容器的主要受压元件强度计算书等。

1.3登记注册压力容器在压力容器投入使用前,应按《压力容器使用登记管理规则》的要求,向当地质量技术监督管理局申报和力棚蜘 登记手续。

1.4操作规程使用前应编制压力容器操作规程,在规程中明确提出压力容器安全操作要求。其主要内容包括:操作工艺指标信介质状况、最高工作压力、最高或最低工作温度);岗位操作法(含开停车操作程序和注意事项);运行中应重点检查的项目和部位,可能出现的异常现象和防止措施,紧急情况的处理、报告程序等。

1.5操作人员压力容器的操作人员应先接受安全教育,并在考核合格后持特种作业操作证上岗操作。

我公司对压力容器的管理实行四级管理模式 (即班组岗位操作人员、车间技术员设备主任、厂机动科、公司机械动力部),各级都配备了专职或兼职的特种设备管理人员对压力容器的安装、使用、维护、检修、改造、检验、报废等过程进行全面管理。

2压力容器的定期检验压力容器的定期检验是指在压力容器使用的过程中,每隔-定期限采用各种适当而有效的方法,对压力容器的各个承压部件和安全装置进行检查和必要的试验。经过检测,可以及时发现压力容器的问题与弱点,这样可以在安全问题出现之前进行隐患的排除或者合理科学的维护与防范,从而保证压力容器能够安全正常的运转。

压力容器在使用期间-直处在压力的环境下,并且有时候还受到- 些物质的腐蚀与冲击,同时在操作中也难免有压力以及温度的变化造成的磨损与影响。因此,在其使用期间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是正常的。并且,有部分的压力容器在设计与制造过程中已经存在着缺陷与问题,这样的原始问题会在使用中不断加大与扩展。综上所述,无论是原始的还是后期造成的问题与弱点,都会不断发展与扩展,必须及时有效的控制与排除,否则可能会造成严重的事故。

2.1进行定期检测的作用对压力容器进行定期的检测,可以随时发现问题所在,从而能够及时的对隐患排除,这样便保证压力容器能够安全正常的工作与运转,所以定期检测是必要的保障措施与办法。其作用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1压力容器可能因为在设计与制作中使用材料或者制作期间操作不当等原因等使容器存在固有的缺陷与问题,这样的微小缺陷很难在验收中被发现,但是其在使用期间会不断的发展,情况会愈来愈糟,只有经过检测才能随时发现与维护。

2.1.2其所处的环境可能是在某种具有腐蚀陛介质的条件下,这样的环境如果长期作用与压力容器,势必会使压力容器的结构以及化学性质造成破坏与影响,可能使容器的承压能力下降。随时进行检查能够及时掌握其变化隋况与程度,从而便于及时保养与维护。

2.1.3各种外在的条件都有可能造成压力容器的损坏,这些损坏不是都能及时发现,也要经由定期检查来发现与维修。

2.2定期检验的分类及周期压力容器的定期检验分为:2.2.1外部检查:指专业人员在压力容器运行中定期的在线检查,每年至少-次。

2.2.2内外部检验:指专业检验人员在压力容器停机时的检验。其期限分为:安全状况等级为 1-2级的,每 6年至少-次;安全状况等级为3级的,每3年至少-次。

2.2.3耐压试验:是指压力容器停机检验时,进行的超过最高工作压力的液压或气压试验,对固定式压力容器,每两次内外部检验期间内,至少进行-次耐压试验,对移动式压力容器,每6年至少进行-次耐压验 。

2.3压力容器的检验内容全面检验必须在容器停止运行的条件下进行,检验的目的是通过对容器及其附件的全面检查和必要的试验,确定其能否在设计要求的工艺条件(压力、温度等)下继续安全运行。检验的内容包括:2.3.1外部检查和内外部检验的全部项目。

2.3.2宏观检查发现焊接质量缺陷的容器,应对主要焊缝进行射线或超声波抽查,抽查长度为容器焊缝总长的20% 。

23.3容器上发现有裂纹的可疑迹象时,进行表面无损探伤。

2.3.4其工作介质为非易燃或无毒的容器,可采用 1O倍以上放大镜检查或表面探伤。

2.3.5对容器的内部与外表完成检查后,要进行压力承受能力的测试 。

2.4在检查过程中比较普遍的问题与缺点2.4.1容器被腐蚀压力容器被不同程度的腐蚀是其在应用过程中最最普遍的问题,这是因为其与接触的介质发生化学反应与变化。这种形式的腐蚀主要表现为不同的类型,比如,有比较均匀的整体的腐蚀,也有腐蚀的坑和点,以及晶问腐蚀、腐蚀疲劳和氢损伤等。

2.4.2容器出现裂纹这种缺陷是最危险也是最致命的问题,这种缺陷甚至造成容器的破裂。并且,使容器的疲劳破裂和腐蚀断裂不断恶化与加剧。其裂纹主要涵盖腐蚀裂纹和疲劳裂纹。

2.4-3容器扭曲变形容器经过使用,受压后可能出现部分或者整体的扭曲与变形。其变形类型-般涵盖以下几种:部分下陷、起包或者整体的膨胀、扭曲。

2.4.4工作人员素质与能力的影响工作人员可能因为身体素质、体力、能力或者偶然的疾病的影响,在检测过程中可能有些问题不能发现和排除,这是常见的现象与问题。

25防范办法与措施对容器进行内外部检查和整体能力验收以后,首先对于可以再使用的容器,要对发现的问题与缺陷进行维修与处理,根据破坏类型与程度的区别采用不同的办法与方案,以保证后期的使用。这些措施主要有- 121-科技创新与应用 l 2013年第13期 工业 技 术新型煤矿井下选择性漏电保护贾传圣 朱 剑(江苏师范大学电气工程及其 自动化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0)摘 要:井下供电系统的主要故障形式是漏电,为了防止由于矿井下供电系统发生漏电而造成的人身触电,甚至引起煤尘、电气xx提前引爆的情况的发生,开发出-种操作方便、性能稳定且性价比高的的井下漏电保护系统是刻不容缓的。文章在分析目前矿井低压电网漏电保护系统的基础上,就 目前矿井下选择性漏电保护所存在的问题,分析研究了在正常状态下和漏电状态下的电网的相关的参数,研究开发了-种新型的利用了附加直流源漏电检测的井下漏电保护装置。

关键词:井下选择性;漏电保护;附加直流源1系统选择J生漏电保护原理漏电保护技术的主要目的是:当电网中的某-支路发生了漏电故障时,漏电保护系统在保证非漏电故障支路正常的供电的情况下,仅仅只会用开关切断发生漏电故障的所在支路。这样的话不但可以防止发生触电事故和瓦斯煤尘爆炸,而且有效地降低经济损失.矿用低压馈电开关选择f生漏电保护系统的保护原理:主要是采用了附加直流电源检测原理的i厦过利用零序电压和零序电流的幅值大小来判断供电系统内部是否发生漏电和哪条支路发生漏电。

图1单相漏电故障时的电网参数模型如图 1所示,当人不小心发生触电事故时,譬如人身触及 A相电源,便有电流流过人身,并经过其它两相的绝缘电阻rB,r和分布电容CB,CC构成回路。由于A相的绝缘电阻rA和分布电容CA与人身电阻RR是并联的,这时A相,B相,C相的对地阻抗值就不再相等,变压器的中性点和大地之间便产生了电位差U0。

1RZ RR因此,人身触电电流也就表示为, - ± - 3R Z03漏电保护系统结构图漏电保护设备的系统结构图如图2所示,该系统以C805 1 F040单片机为控制核心,采用了开关电源供电,在微处理器的PCA捕捉拈送人零序电压和零序电流的相位信息进行处理;在单片机的 管脚上接人按键拈和显示拈。把整流后的零序电流信号和附加直流源的电压信号送人单片机的A/D转换器;通过 SPI总线将信息存储拈接入单片机的SPI接口;实时时钟信号通过IIC总线接人单片机的IIC接口。当系统-旦判断发生故障时,立即通过输出驱动拈来达到断路器分闸。

4结论图2漏电保护 系统的结构图通过建立了以C8051F040单片机为中央处理器的漏电保护装置,并且采用集成电路来实现该系统设计的性能可靠。该设计方案在结合实际情况和保证漏电保护的基本功能外的前提下,还提供了人机操作的新型操作功能,使得操作安全、方便。

为了提高软件判断漏电信息的精度和速度,同时为了降低因漏电故障而造成的损失,本文利用硬件来对电路进行调整和对交流信号进行处理和整流。此外,利用硬件电路来实现对选择性漏电保护的相位信息的处理,这样便使程序的复杂程度得到了降低,提高了软件判断漏电故障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当然这样的设备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由于作者本人的水平有限,研究的时间也较短,对选择性漏电保护这学科的研究比较浅薄,对于怎么进-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增加性价比,提高抗干扰的问题,还需要日后更加深入的研究才能做到。

正在加载...请等待或刷新页面...
发表评论
验证码 验证码加载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