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词:
位置:首页 > 机械文档

链霉素生产工艺实验论文

  • 该文件为doc格式
  • 文件大小:106KB
  • 浏览次数
  • 发布时间:2017-03-10
文件介绍:

本资料包含doc文件1个,下载需要5积分

摘要:本次课题利用实验室条件,模拟链霉素的工业生产,首先对高产链霉菌进行复壮和筛选然后进行链霉素发酵试验,最后进行提取分离。
在链霉素的发酵过程中,我们先通过斜面孢子培养,再通过摇瓶进行种子培养,同时利用正交试验确定出链霉素影响因子的作用为:玉米浆>葡萄糖>黄豆饼粉>(NH4)2SO4。从而计算出链霉素发酵生产的培养基除基础培养基外还应加入:葡萄糖4%,黄豆饼粉0.8%,玉米浆1.5%,(NH4)2SO4 0.5%。按照确定的培养基,放入7升发酵罐中进行放大培养五天,每隔24小时测量包括PH值,DO值,还原糖浓度,链霉素效价,生物量等参数。还原糖浓度、链霉素效价和生物量的测量分别采用的是DNS法,紫外分光光度法(比色法)和干重法。参数分析后得到解决以下结论:(1) 随着链霉素发酵培养中糖的消耗,链霉素的效价也是降低的。说明-次性投料,糖源供应不够。
(2)    PH值在5.2时,链霉素效价达到最高,将近4500U/ml。由此确定链霉素发酵培养的最适PH值最好控制在这-值上。
(3)    链霉菌是好氧菌,菌体的生产及发酵产物的积累都要消耗氧。因此发酵过程当中需保证必须的供氧量。
(4)    生物量与链霉素产物的量是此消彼长的关系。
根据参数的变化,我们以单位体积功率相等的原则改变搅拌转速及空气流量来进行发酵容积从7升到50升发酵罐的扩大设计,结果放大后的转速由300r/min变为228r/min。
试验中,我们用阳离子交换法和膜分离两种方法对链霉素发酵液的分离提萨行对比♂果发现用膜分离法进行提润产物的效价以及产品的纯度远远高于用阳离子交换法的。
本次课题,将所得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后,我们得出链霉素制备的优化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链霉素的培养基(2)发酵培养时参数的控制。

正在加载...请等待或刷新页面...
发表评论
验证码 验证码加载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