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词:

基于正交理论的新型变传动比限滑差速器性能试验研究

  • 该文件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193.64KB
  • 浏览次数
  • 发布时间:2017-02-13
文件介绍:

本资料包含pdf文件1个,下载需要1积分

Research on Performance Experiment of New Type VariableRatio Limited-slip Diferential Based on Orthogonal TheoryNiu Yong ,Jia Jumin ,Zhao Lei(1.Postgraduate Training Brigade,Military Transportation University,Tianjin 300161,China;2.General CoursesDepartment,Military Transportation University,Tianjin 300161,China;3.Unit 71357,Laiyang 265206,China)Abstract:This paper used the new variable ratio limited-slip diferential as a research object,designed the experiment byusing orthogonal theory,this experiment method signifcant reduced the test time and the experiment cost,completed the or-thogonal experiment of two product samples,obtained the corresponding conclusion through the analysis with the experimentcurve and data。

Keywords:variable ratio limited-slip differential;locking coeficient;orthogonal experiment新型变传动比限滑差速器采用变传动比非圆锥齿轮作为传动副,在双附着系数路面情况下 ,依靠齿轮副自动调整 2个半轴上的输出转矩,提高了越野汽车的通过性 。其应用范围较广 ,在军收稿 日期:2012-11-06;修回日期:2012-11-25。

作者简介:牛 勇(1987- ),男,硕士研究生;贾巨民(1965- ),男,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用和民用市躇具有较高实用价值,第-代产品已经在我军某轻型越野汽车上得到成功应用 ,新-代产品也已经试制成功。由于该限滑差速器的独特性 ,目前国内外尚无针对该限滑差速器性军 事 交 通 学 院 学 报 第 15卷 第 1期能特点制定的试验方法 、内容以及相应的数据处理方法等。传统试验主要采用模拟不同路况、分组试验的方法,但是试验数据零散 ,系统性不强,很难达到理想的试验效果。本文采用全新的试验方法对该型差速器进行了试验研究 ]。

1 试验设计1.1 试验目的测定越野汽车新型变传动比限滑差速器的锁紧系数,检验其限滑性能以及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1.2 试验样品与试验设备1)试验样品。从试制成功的产品中任意抽取2件,并对 2个样件的装配及有无损坏情况进行检查,确保产品合格。

2)试验设备∥题组与浙江大学现代制造工程研究所联合开发的 FHC-1.0型差速器防滑性能试验系统(如图 1所示)。

(a)试验台[1,2,3.转速转矩仪;4,5.磁粉制动器加载设备;6.直流电动机(b)工作原理示意图 1 FItC-1.0型差速器防滑性能试验台及工作原理示意1.3 试验因子及水平选用主轴转速、两端转速差和输入转矩3个可变因子模拟其实际工况,每个因子取 3个水平(见表 1)。

表 1 试验因子及水平1.4 试验方案根据所考察 的因子及水平选定合适的正交表,本试验水平为 3,又由于现在只有 3个因子,所以选用 L。(3 )正交试验表,具体试验安排见表 2。

表 2 正交试验计划由表 2可见,用正交表 L。(3 )安排试验共有 9个不同的水平组合,在试验中考虑了 3个水平 因子,其所有不 同的水平组合共有 27个,现在仅做其中的9个,这是-个部分实施的设计方案,由于仅做 1/3的试验,也称为 1/3实施 ,很大程度上减少了试验次数。

2 试验结果及分析为了避免事先某些考虑不周而产生系统误差,试验的次序要随机化,可以用抽签的方式决定9组试验的顺序。

2.1 试验结果统计每组试验结束后试验输出曲线会 自动保存到系统安装文件夹里。经过对各组试验输出曲线的对比发现,其输出曲线线型差异不大,在此仅列出2013年1月 牛 勇等:基于正交理论的新型变传动比限滑差速器性能试验研究 87其中-组曲线加以说明(如图2所示)。

j型彗瓤1j5褡(a)时间 -锁紧系数曲线(b)时I司-锁 紧系数峰值 曲线图2 试验结果输出曲线由图2可以看出,差速器锁紧系数随时问呈非周期性波动,差速器锁紧系数峰值水平稳定,其工作稳定可靠。

每组试验结束后,系统会 自动计算出锁紧系数平均值 ,试验结束后,将 2个样品的试验数据进行统计,见表3的第 1组和第2组数据。

2.2 方差分析1)总平方和分解▲行方差分析的第 1步就是做总平方和分解,考察引起 Y ,Y:,,Y 波动的原因,将它们各 自用-个平方和 5,表示出来:( -y): - 1式中: 为试验次数 ; 为试验结果的总平均,若记T ), ,则 Y:T/n, 为所有数据试验的总和;为 s 的自由度 ]。

对于本试验三 2 sr y - ,第J列的平方和为号 毫( - ):g-1式中:p为正交表列数;g为水平数 ; 为第 列第 i水平试验结果之和 为正交表第 列 自由度。

对于本试验Si:壹拿-i1 j 凡试验及计算结果见表 3。其中,第 4列没有放置因子,称为空白列,其和仅仅反映了由误差造成的数据波动,称它为误差的平方和,记为 5 。

表3 试验及计算结果1 1 1 1 1 0.28 O.322 1 2 2 2 O.34 O.383 1 3 3 3 0.32 O.324 2 1 2 3 O.29 0.315 2 2 3 1 O.32 O.336 2 3 1 2 O.29 0.307 3 1 3 2 0.35 O.398 3 2 1 3 0.34 O.359 3 3 2 1 O.3O 0.32Tl 0.94 0. 91 0.90 0.920.90 0.93 0.98 1.00o. o.99 o.95 o.91T2 ..8。

1.02 1.02 0.97 0.97 ∑ 0.8950.94 1.06 1.01 1.07 ∑y 1.021S 0.01j l06 o·94 1·o4 o·98 s: o.01S 0.001 0. 002 0.001 0.006S 0.002 0. 002 0.001 0.0052)F检验。由于各因子的平方和 S因与误差的平方和 S 独立,s / ~ ( ),当因子的效应均为0时,JS囡仉 ~ (fm),因此当-个因子的效应均为0时有F因sm/ (,/f m)MS因/MS。~F因(尼 , )式中:MS因Sm/F因为因子的均方和; 为对应因子的自由度;MS Se/F为误差的均方和; 为误差的自由度 J。

88 军 事 交 通 学 院 学 报 第 15卷 第 1期当 F因MS因/MS。>F - ( , )时,认为在显著性水平 Ot上因子是显著的,即该因子的效应不全为 0,其中F是相应自由度的 F分布的 1-Ot分位数。具体计算结果见表 4。

表4 方差分析统计注:F0 75(2,2)3.00,F0 9o(2,2)9.00 E 。

由2组试验数据的方差分析可知,因子 A,B,C的 比均小于 F。 (2,2)3.00与 F。 。(2,2)9.00,3个因子均不显著,其水平变化不会造成指标的显著不同。所以,试验过程中差速器锁紧系数的波动 ,主要由误差引起,误差主要 由齿轮制造精度、试验设备等因素引起。因为 3个因子均不显著,则可取任意水平,在实际中可根据降低成本、操作方便等来考虑其水平的选择,例如可选取水平组合 A B C 。

2.3 验证试验本试验中各因子对指标值没有显著影响。为验证该结论,需要进行验证试验,譬如随机选择水平组合 A B c ,该水平组合就不在所进行的 9次试验中,它是否符合要求 ,需要在实际中进行验证,即使分析所得的最佳水平组合在试验中出现,也需要通过试验验证,看其是否稳定。

在本试验中对水平组合A B:C 进行了3次试验,结果 分别为 0.38,0.39,0.37,其平均值 为0.38,看来该水平组合是满意的,也就证明了试验中各因子对指标值没有显著影响。

3 结 论1)本文利用正交试验理论,抛开具体路况的局限性,将各因子水平全部量化,选取 L。(3 )型正交表,将试验次数从27次降到9次,大幅度减少了试验时间和降低了试验费用。

2)由正交试验数据分析可知,两端车轮转速差 、主轴转速、输入转矩对差速器锁紧系数没有显著影响,且该差速器锁紧系数水平稳定在设计指标附近,符合设计要求。

3)通过试验验证了装备该差速器的车辆在双附着系数路面情况下,车轮-端出现打滑现象时,差速器锁紧系数可保持在-个较高水平,使车辆更易驾驶。

正在加载...请等待或刷新页面...
发表评论
验证码 验证码加载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