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词:

基于LCoS像素级图像亮度调整方法研究

  • 该文件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963.37KB
  • 浏览次数
  • 发布时间:2017-02-12
文件介绍:
本资料包含pdf文件1个,下载需要1积分

在计算机视觉研究领域,图像采集作为光学测量系统的关键环节,通常因为外界因素影响图像质量,例如测量环境变化以及被测物体表面材质、结构、粗糙程度分布不同。在这些因素中,影响较大的是被测物体的高亮和镜面反射。因为如果反射光的强度差异过大,易造成采集图像局部曝光过饱和,从而影响测量系统的后续数据处理 引收稿 日期:2012-08 Received Date:2012-08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05273)资助项目为了避免图像采集系统中发生局部过饱和的情况,通常有3种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第 1种方法是根据测量环境和测量对象,设计不同的照明方式解决过饱和现象 。照明光源需要尽量均匀 ,光斑大型安装照射角度很难调节。第 2种方法是在摄像机的前端增加光学滤波器,从而抑制强光,起到抑制过饱和现象的作用 。

此方法能够保证测量图像最大亮度在图像传感器的动态范围之内,但是这种方法同时使低亮区域图像变暗,在测量中需要满足低亮区域为非测量区域条件。第 3种方法148 仪 器 仪 表 学 报 第 3 4卷是采用高动态范围摄像机,避免强光导致 CCD局部过曝光 J。高动态摄像机的优点是应用简单,在高动态摄像机DSP芯片内部,对同-目标进行长短时间2次曝光,然后采用图像合成算法获取图像亮度均匀的图像,合成图像在测量中无法获取被测物图像真正的亮度信息。这些方法都能解决曝光过饱和问题,但是不能对图像的亮度进行精确调整。这些方法虽然能在特定的环境下获得好的图像质量,但是无法对图像的亮度进行像素级调整。

本文采用高解析度反射式硅基液晶(LCoS)和 CCD相结合设计新的光学成像系统,通过调整 LCoS像素的反射率,实现 CCD图像亮度像素级调节,并且CCD单次曝光可以获得高动态的图像,利用此技术获得高动态且不会损失图像细节的三维图像,可以提高光学三维测量的精度。

2 图像亮度调整系统结构设计硅基液晶是-种新兴的微显技术,利用该技术微显示器可以逐像素调整入射光的反射率。最近几年,LCoS的应用主要集 中在投影显示方面 ,如头盔微显示器 、数码彩扩仪 、图像处理系统 等领域。本文根据 LCoS能够对入射的光的亮度进行像素级衰减这-性质,将测量空间的高动态范围的亮度调整到摄像机的动态范围之内,从而抑制图像的过饱和现象 。

本文根据 LCoS的光电特性,设计专门的光学结构与LCoS驱动电路,通过此光学结构与驱动电路装置,实现了采集图像亮度的像素级调节,使过饱和的图像的动态范围调整到图像传感器的动态范围,从而达到提高采集到的图像质量的目的。

像素级亮度控制系统如图1所示,主要由3部分组成:LCoS光学系统、LCoS计算机控制驱动系统、摄像机图像采集系统。LCoS光学系统由物镜和3个中继转像镜,1个偏振分光棱镜和LCoS芯片组成,如图2所示。物镜采用工业标准的C接口保证成像在第 1个中继物镜的前焦平面上,因此可以更换不同焦距的物镜适应不同环境下物体的测量。从被测物体入射到物镜的光学在第 1个中继的焦平面上成实像,实像通过中继镜后转变平行光继续通过偏振分光棱镜,偏振分光棱镜保证 P偏振光透射(S偏振光被反射逃出光学系统),P偏振光继续通过第2个中继镜在其焦屏面成实像,这个实像被LCoS芯片接收,根据测量的需要,LCoS把入射的P偏振光偏转为s偏振光;LCoS芯片反射光线包括 P偏振光和s偏振光,反射光重新进入第2个中继镜,重新经过偏振分光棱镜,只有经过 LCos调整的s偏振光才能进入第3个中继镜在其焦平面上成实像被CCD图像传感器接收。

LC0s计算机控制驱动系统由现成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rmnable gate aray,FPGA)和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bus,USB)接口以及缓存组成,FPGA通过 USB接口从 PC接收LCoS参数,然后生产LCoS的驱动时序。摄像机图像采集系统采用CCD摄像机实时采集经过中继镜转换的图像。系统工作原理为:最初设置IEoS为全反射模式,计算机通过摄像机获取待测物体在LCoS全反射模式下的原始图像,通过图像质量评价算法对原始图像进行评价,计算得到摄像机过饱和的区域,对于图像上过饱和的区域根据 LC0s像面和CCD像面的对应关系,调整 LCoS的反射率,这样摄像机采集的图像将不会发生过饱和区域。

图 1 基于 LCoS像素级图像亮度调整系统结构Fig.1 The system structure of pixel-level imagebrightness adjustment based on LCoS①图像传感器;②光强衰减器;⑧⑤⑥中继透镜;⑤偏振分光棱镜(PBs);⑦被钡4物实像:⑧成像物镜;⑨被测物体图2 LCoS成像系统等效光路Fig.2 The equivalent optical path diagramof LCoS imaging system3 素级图像亮度调整原理与映射关系3.1 图像亮度动态范围调整原理本系统在图像传感器的前端安装-光学亮度衰减器LCoS,通过中继光学系统,对进入图像传感器的光的亮进行调节。通过 LCoS控制电路,对 LCoS芯片上每个像素液晶的电压进行调节,进而控制了液晶的旋转,从而调制了光线的偏光性。

在无衰减器的光学系统中,光线经过图像传感器直接成像。由于图像传感器存在饱和曝光光强, 与最低曝光光强 ,,则图像亮度对外界光强的相应函数可分为3段,则其系统响应函数 L( ,Y)简化为:r 255, ,≥ ,L( ,Y)S[,( ,Y)] , <,<, (1) 0 ,≤第1期 杨中东 等:基于LCoS像素级图像亮度调整方法研究 149图像传感器的动态范围为:DR 20log(,/Imi ) (2)采用光学衰减器 LCoS,对图像高亮区域进行衰减,图像亮度最大值变成为 ,埘 为 LCoS的衰减比例系数,而最小的亮度值不进行衰减,保持原亮度不变。则整个系统的动态范围为:,DR肋R20log(了"m~ax k ):DRs201ogk (3)m ln可以看到,通过 LCoS光学控制系统,图像亮度动态范围得到了提高,实现了图像亮度的动态调节。如果控制了某个像素点的光线的偏光性,通过相应的映射变换,就可以相应的控制到达图像传感器的光强,从而实现图像亮度的像素级调节。

3.2 LCoS像素与图像传感器像素间映射模型为了实现 LCoS像素级控制 CCD过饱和的区域,必须要实现 CCD成像面和 LCoS成像面间像素对应。像素之间的对应关系实际上是-空间映射关系。本文采用摄像机标定技术中比较著名的DLT法(direct linear transfor-marion)对 LCoS像素与图像传感器像素间映射关系进行计算 ,则 LCOS和 CCD像素坐标系映射关系如图3所示。

图 3 LCoS和 CCD像素坐标系映射示意图Fig.3 Pixel coordinate mapping diagrambetween LCoS and CCD日 摄像机模型为三维空间到二维平面的映射关系,因此通过选择在 LCoS平面内建立世界坐标的 yw轴,垂直 LCoS平面的建立 z 轴,简化为二维平面N-维平面的映射。

在摄像机系统中,空间映射的应用基于凶成像摄像机模型,把空间三维坐标 ( ,y ,Z )到理想图像坐标( , )描述为直接的线性变换,使用-个矩阵表示:r] qu q13 q ]s ·l il q i II I I1- Lq3l q32 q33 q34X ]lQ。

Z f1j Z1(4)式中:S为比例系数,Q为 DLT模型的参数矩阵。

根据系统特性,此像素对应关系可以采用空间映射数学模型。而摄像机模型是将三维的世界坐标转换为图像坐标,而在本文的研究中,是将 LCoS某点的坐标 ( ,)与理想图像坐标( , )描述为直接的线性变换,因此可以得到光平面坐标系坐标( ,Y )到理想图像坐标(,)的关系为:r ] I qIl q12 l l ll Yf I g2l g21j (5)由式(5),可以得出: f(q1lg J2 gl3)/(q31 q32 g3) (6) f(q2l g2 q23)/(q3l g32 g3)设有Ⅳ个用于标定的特征点,则其理想图像坐标和测量坐标系坐标分别为( , )和( Y )。根据式(6),可以得出:日 .a0 (7)l 1 l 0 0 0 - ul fl - l z1 - 0 0 0 l l 1 - 1·Yz1 - 1。yfl -Y 1 0 0 0 - · - 。 fI - 0 0 0 1 - ·Yl - ·Y -YuN N 1 0 0 0 -u ·x -∞ ·x - lN0 0 0 Ⅳ 1 - Ⅳ。Yz - Ⅳ。YfⅣ -YfⅣ解H·a0,式中a[q1l ql2 q13 q21 q2 q23 q3l q3q ,r为所求的线性变换矩阵。

为了避免平凡解a0的出现,将式(6)等式右边分子分母同时除以q 则式(6)变为:(ql/q13)口(g12/ql3)1M(q31/ql3) (q32/q13)q3/ql3(q21/ql3) (q22/q13)q23/q13(q31/q13) (g32/q13)q3/ql3(8)(9)152 仪 器 仪 表 学 报 第 3 4卷[5] KOLLIG T,KELLER A.Efficient ilumination by high dy-namic range images[C].Proceedings of the 14th Euro-graphics workshop on Rendering,Leuven,Belgium,2003:25.27。

6] MORENO I.Ilumination uniformity assessment based ofhuman vision[J].Opt.Lett.,2010,35:4030-4032。

[7] LUKAC R,PLATANIOTIS K N Color filter arrays:designand performance analysisJ 1.IEEE Transactions on Con-sumer Electromics,2005,51(4):1260-1267。

[8] WOLFF L B.Polarization-based material classificationfrom specular reflectionJ].IEEE Trans.Patern Analy-sis and Machine Intelligence,1990,12 (11):1059 1071。

[9] JONES B F,FAIRNEY P T.Recognition of shiny dielectricobjects by analyzing the polarization of reflected light[J]。

[10] FOSSUM E R.Digital camera system on a chip[J].Mi-cro,IEEE ,1998,18(3):8-15。

[11] 卢浩 ,刘团结,尤红建.亚像素级的图像配准方法[J]。

LU H.LIU T J.YOU H J.Method of subpixel image regis-tration[J].Foreign Electronic Measurement Technoogy,2012,31(4):45-49。

12] STOPPA D.SIMONI A,GONZO L,et a1.Novel CMOS im-age sensor with a 1 32-dB dynamic range[J].Solid-StateCircuits,2002,37(12):1846-1852。

[13] 耿文韬,朱为,堵国梁,等.单片彩色 LCoS显示系统的设计实现[J].现代电子技术,2008,31(12):41-43。

GENG W T,ZHU W ,DU G L,et a1.Design of single chipcolor LCoS display systemJ].Modern Electronics Tech-nique,2008,31(12):4143。

[14] 黄磊,林祖伦,董戴,等.新型彩色 LCOS头盔微显示器光学系统[J].电子器件,2005,28(3):482485。

HUANG L,LIN Z L,DONG D,et a1.New optical system0f fu1 color LCOS helmet microdisplayJ].Chinese Jour-nal of Electron Devices,2005,28(3):482-485。

15] 孙春雷,倪旭翔,陆祖康.基于 USB总线的 LCoS数码彩扩仪驱动设计[J].光学仪器,2007,29(1):3741。

SUN CH L,NI X X,LU Z K.LCOS digital color photofin-ishing system based on USB bus[J].Optical Instruments,2007,29(1):37-41。

[16] 何进,程亚奇.基于DSP的LCoS嵌入式图像投影接口设计[J].液晶与显示,2012,25(2):245-249。

HE J,CHENG Y Q.Embedded LCoS image projectiondisplay interface based on DSP[J].Chinese Journal ofLiquid Crystals and Displays,2012,25(2):245-249。

[17] MANNAMI H,SAGAWA R,MUKAIGAWA Y,et a1.Highdynamic range camera using reflective liquid crystal[C]。

Proc.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Vision,2007:14-20。

[18] 邢书剑,曲兴华 ,王晟 ,等.采用高精度 自动定心机构的大尺寸内径测量[J].仪器仪表学报,2012,33(8):1681-1687。

XING SH J.Qu x H.WANG SH.et a1.Large-scale innerdiameter measurement with high precision automatic een-tering deviceJ 1.Chinese Journal of Scientifc Instru-ment,2012,33(8):1681-1687。

[19] 陈跃庭 ,许东晖,李奇.基于熵的图像稳定程度描述方法[J].仪器仪表学报,2006,27(增刊3):2121-2122。

CHEN Y T,XU D H,LI Q.Descriptive method for imagestability based on entropy I J 1.Chinese Journal of Scien-title Instrument,2006,27(Supp1.3):2121-2122。

作者简介杨中东,1998年于武汉测绘科技大学获得学士学位,现为天津大学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激光及光电检测技术。

E-mail:zdyang###tju.edu.cnYang Zhongdong received his B.Sc.degreefrom Wuhan Technical University of Surveying1998.Now he is a Ph.D.candidate in Tianjinresearch interests include computer machine vi-ectronic measurement technology。

王鹏(通讯作者 ),2004年于天津大学获得学士学位 ,2008年于天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现为天津大学副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为激光及光电检测。

E-mail:wang peng###tju.edu.enWang Peng(Corresponding author)receivedhis B.Sc.degree in 2OO4 and Ph.D.degree in 2008 both from TianjinUniversity,Now he is an associate professor in Tianjin University.Hisresearch interests include machine vision and optical measurementtechnology。

正在加载...请等待或刷新页面...
发表评论
验证码 验证码加载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