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词:

浅析柴油机组隔振系统设计

  • 该文件为doc格式
  • 文件大小:44.5KB
  • 浏览次数
  • 发布时间:2018-09-26
文件介绍:

本资料包含doc文件1个,下载需要1积分

振动引起的危害是多方面的:
1)破坏结构强度,特别是各种连接处,如焊缝、铆接等;破坏各种机器设备,特别是他们与固定构件的连接处,如机脚、底座、轴承连接螺栓等;损害各种机械零件,如轴和轴承的磨损,各种管路的折断等;缩短电器元件的使用寿命,特别是灯泡、电子管等;
2)引起结构嗓声,如对舰船而言,振动和噪声严重地影响其隐蔽性和防卫能力,这一点对于舰艇战斗力影响重大;
3)破坏仪器仪表的正常工作条件,降低测量精度;迫害自动控制设备,特别是各种继电器的正常工作;促使各种仪表工作失灵;降低了火炮武器的瞄准度;增加了航空、航海仪表的读数误差;
4)恶化工作条件,使人易疲劳、注意力减弱,容易出现误动作,引起技术事故,长久下去会使人造成生理疾病。
按照控制的方式不同,振动控制技术可分为:消振、隔振、吸振、阻振和动态设计。
在这五种振动控制技术中,隔振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所谓隔振,实际上就是在物体与支承面之间加入弹性衬垫(如弹簧、橡胶垫、毛毡等)以隔离振动。根据振源的不同,一般分为两种性质不同的隔振,一种是使作用于物体的激振力不传到支承面上,机器本身是振源,称为主动隔振;另一种是使支承面的运动不传到被支承的物体上,支承面为振源,称为被动隔振。
被动隔振是应用最早,也是目前应用最广的振动隔离技术。单层(被动)隔振是最基本的隔振措施,它的原理是在主系统和振源之间插入弹性子结构,依靠其弹性变形减弱振源对主系统的影响。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可靠性高、不额外消耗外界能源是其被广泛应用的原因。但在大量的实际应用中,单层隔振系统的高频隔振性能并不理想,且激振频率越高,理论与实际结果相差越大,这说明经典隔振理论的模型与高频振动隔离的实际情况偏差很大。为了达到更高的隔振效果,人们一方面对隔振理论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探讨,一方面又寻求对于被动隔振装置的改进,研究更为复杂的隔振装置,以改善隔振系统的高频隔振性能。如双层隔振系统、减振浮筏系统等等,均己在实际工程中得到了成功的应用。
主动隔振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是在整个主动振动控制技术群体兴起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由于被动控制技术自身的局限性,己经难以满足日益严格的振动控制要求,近十几年来,越来越多的从事振动和控制两个领域的研究人员加强合作,使得主动控制技术迅速兴起,成为一门振动与控制的交叉学科。尽管主动减振技术兴起的时间不长,其实际应用也远不及被动减振技术,但所达到的技术指标已远远超过了后者,是目前世界各国竞相研究的尖端技术之一。

正在加载...请等待或刷新页面...
发表评论
验证码 验证码加载失败